中国政府网 山西省人民政府网 吕梁市人民政府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支持IPv6 无障碍浏览
  • 当前位置: 首页 > 岚县新闻 > 省政府要闻  > 正文
    在更高起点上推动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宁夏考察时的重要讲话激励我省广大党员干部真抓实干开拓奋进
    来源: 山西日报  发布时间: 2024-06-24 08:51

    连日来我省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宁夏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家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山西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在更高起点上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纷纷表示,要切实在学懂、弄通、做实上持续下功夫,扛牢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赋予山西的重大使命,将学习、工作热情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推动全省各项事业不断提高,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西篇章做出贡献。

    培育体现山西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产业发展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着力培育体现本地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因地制宜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质生产力”“走特色化、差异化的产业发展路子”……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培育现代化产业体系作出重要指示,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

    结合山西实际,我省在培育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新质生产力布局发展中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发展、绿色低碳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和因地制宜,既积极布局发展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同时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晋城市工信局(国资委)党委书记、党组书记、局长席学武说,要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根本途径,用足用好产业链、专业镇、产业集群三大平台,大力改造提升煤炭、煤层气、电力、钢铁、化工、铸造六大优势产业,发展壮大光机电、高端装备制造、现代消费品、废弃资源综合利用四大新兴产业,培育布局机器人、氢能与储能等未来产业,加速产业集群集聚,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永和县紧扣沿黄板块发展定位,围绕糯高粱、永和枣羊、药用酸枣、天然气、文旅等特色优势产业,谋划实施一批带动性强、贡献率高、发展前景广、产业链长的好项目、大项目,全力推动特优农业提质增效、能源工业提速增量、文旅服务提档增值,构筑具有永和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该县县委书记高永贤表示:“将加快建设黄河流域生态治理保护‘样板县’、有机旱作特色农业‘示范县’、全省新型能源工业‘领跑县’、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品牌县’。”

    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煤炭高效低碳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正在围绕煤炭煤焦化、煤气化、煤制油等关键科学和工程技术问题,开展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对科研人员的极大鼓励。”该实验室副主任白进说,将加快推进煤化工智能化技术、煤制油产品技术迭代、煤基固废规模化利用技术示范及转化,为山西因地制宜发展新型煤基产业提供助力。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巩固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成效

    “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和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巩固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成效”……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引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向纵深推进。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的重大国家战略,“一泓清水入黄河”是习近平总书记寄予山西的殷切期盼。山西始终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深入实施“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明显改善。数据显示,今年1至4月,我省黄河流域优良水体比例提升到91.5%,同比提升12.2个百分点。

    省生态环境厅综合处处长李婕说,作为黄河中游重要省份,山西将深入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协同推进减污降碳扩绿增长,深入实施“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加快让汾河母亲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

    近日,我省申报的“山西省忻州市黄河‘几字弯’重点生态攻坚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和“山西省朔州市国家‘三北’工程重点地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在国家级竞争性评审中成功入选。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处处长曾波说:“要持续推进实施‘山水工程’,以流域为单元,实施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助推我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的偏关县,近年来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国土绿化率由1977年底的不足4%增加到40%。该县县委书记杨晓宏说:“我们坚决扛起黄河入晋第一县‘首站首责’,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治理,按山系与流域整沟规划、新旧工程衔接、网带片点一体化推进,把实施好‘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提质提速的‘一号工程’,咬定青山不放松,为建设美丽山西作出贡献。”

    近日,行业首台甲醇增程挖掘机TZ245EM在太重问世,这是继纯电、全电、氢能之后,太重又一款新能源动力挖掘机产品,是太重积极投身新技术研发、践行“双碳”目标的重要成果。太重集团技术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程东生表示:“太重将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重大机遇,不断提升企业工程机械行业绿色化水平,全面建设国际一流企业,为中国式现代化山西实践增光添彩。”

     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事业建设,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多办顺民意、惠民生、暖民心的实事,扎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今年1至5月,全省城镇新增就业20.49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45.53%,各类重点群体就业总体稳定。省人社厅党组书记、厅长常建忠表示:“我们将抓牢抓实就业这个最基本的民生,深入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政策,依托重点产业链、特色专业镇、开发区等平台载体大力拓展就业岗位,推进就业公共服务覆盖到全省所有行政村和社区,拿出更多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工作举措,坚持外出就业和就地就近就业并重促进农民工就业,针对就业困难群体开展精准帮扶,统筹推进退役军人、妇女等群体就业工作,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易地搬迁群众是规模性返贫风险较高的特殊群体。近年来,娄烦县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把持续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抓手之一,不断扶持壮大特色产业。“我们将在乡镇易地搬迁点优先入库实施一批风险低、效益突出的规模产业,如成功引进密集型就业企业在安置区落地发展。”娄烦县农业农村和水务局党组书记、常务副局长高文辉说,全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后续产业发展实现了光伏产业全覆盖,易地搬迁脱贫家庭至少有一名劳动力就业。

    太原市把老旧小区改造作为民生工程、发展工程大力推动,2024年开工改造老旧小区668个,涉及1052.3万平方米、14.2万户、3454栋楼,同步海绵城市建设将完成建成区44%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的任务,推动城市品质提升。太原市委住建工委书记曹炬表示,太原将统筹安排改造计划、科学制定改造方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改造前问需于民、形成共识,改造中问计于民、达成共建,改造后问效于民、实现共评,切实保证改造效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赴青海、宁夏考察,贯穿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是民族团结进步价值理念的高度凝练。”省委统战部主持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师帅表示,要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塑“有形”之魂、行“有感”之举、用“有效”之方,画好新时代民族工作“同心圆”,把各族人民的心紧紧连在一起,把各方面的力量广泛凝聚到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正在全党开展的党纪学习教育抓紧抓实、抓出成效。我省始终紧扣一个“实”字,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省委高质量举办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读书班、召开全省警示教育会、开展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研讨等,为各级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树立了标杆、做出了示范。各级党组织细化工作安排,形成工作任务,明确牵头部门、时间节点,统筹抓好学习研讨、警示教育、解读培训,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晋中市榆次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马兰平说:“我们通过区领导带头,引领带动1400余个党组织、3.8万余名党员充分利用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辅导讲座等形式,原原本本、逐章逐条学习条例内容,引导党员干部用心学纪、准确知纪、立规明纪、遵规守纪。”

    夏县纪委监委针对不同群体,量身定制纪律教育“套餐”,通过到庭审现场、廉政教育基地等阵地现场学纪,召开警示教育大会、编印《忏悔书汇编》、观看警示教育片等案例学纪,加深党员干部对党纪的理解和敬畏。夏县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卫国表示:“我们将继续以学纪知纪明纪促进遵纪守纪执纪,持续深化纠‘四风’、树新风,教育引导全县党员干部遵规守纪、安心工作、放手干事,让愿干事、真干事、干成事蔚然成风。”(杨文俊 贺锴 王利强 陈俊琦 高建华 邓伟强 丁园 晋帅妮 杜鹃 程国媛 沈佳 李全宏 郭玉琴 郭慧聪)


    相关链接
    首页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岚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岚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411270001                晋ICP备19007275号-1
    联系电话:0358—6723175               

    晋公网安备 141127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