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北方的屋外已经是满目潇潇,而岚县的山西康农薯业有限公司的繁育基地大棚内仍是满眼春光。
随同人民日报“行走黄河看吕梁”采访团,走进1.4万平方米玻璃温室马铃薯繁育基地大棚内,一床床马铃薯苗整齐排列,绿油油的秧苗你追我赶蹿着个儿地长,两个月后将迎来丰收。
“别看苗子小但是这样一苗能结4到5粒。”大棚负责人王秀明兴致勃勃地在苗床前演示,只见他两只手扒开土豆苗,松软的土像流沙一样脱落,不一会一粒粒像鹌鹑蛋一样大小的土豆露出小脑袋,参观的人异口同声发出惊叹的声音。
“马铃薯怎么种在这种亮晶晶的土里?这有什么优势吗?”围观的人群纷纷手里捏着一丝土想一探究竟。“我们这叫无土栽培,你看这种炫彩的砂质的土叫蛭石。”一旁的岚县农业农村局产业股股长刘林权笑着耐心给大伙解释,“蛭石通过1400多度的高温烧制而成,这种土不含杂质、无菌,我们普通的土壤里有菌,而蛭石可以杀菌,相当于我们做手术前的消毒,后续种植的过程中缺什么补什么。”
记者仔细瞧,发现这些马铃薯外形与普通马铃薯并没有差别,但了解后才明白其含金量不容小觑。“这马铃薯是按照粒来计算,正常市场价一粒0.5元。一苗接4—5粒原种,一床一万多株,差不多一年大概产量在5000万粒。”刘林权说。
“这么小能吃吗?”听到有人疑惑,一旁的老员工崔月明赶紧接过话茬,“这可不能吃,我们叫‘原原种’,算种薯的‘爷爷’,明年‘原原种’种出来的‘原种’,算种薯的‘爸爸’,第三年‘原种’种出来的,是一级种薯,也就是我们老百姓吃到的土豆。”崔老的形象比喻,解开了人们的疑惑,这一连串的提问和回答也清晰地让参观人员了解到了完整的马铃薯种薯三级繁育体系。
种源是农业产业链的源头,堪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芯片”。岚县农业农村局技术员刘林权说,种薯就是马铃薯产业发展的“芯片”。有了好的品种,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在市场上就有竞争力。如今,依托当地农业技术企业,岚县年繁育种薯在满足当地种植需求的同时,还能对外供种。
岚县土壤多为沙壤土,富含腐殖质,含钾高,微量元素全面而丰富,种植马铃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如何提高马铃薯产能,掌握马铃薯“芯片”才是关键。在马铃薯繁育基地大棚内,用来繁育下一代马铃薯的一级种,其中晋薯16号成为岚县马铃薯的“芯片”。
晋薯16号是山西康农薯业有限公司与山西农业大学合作的成果,是以高产抗病为目标培育成的,不仅高产、抗旱抗逆性强、适应性广,而且商品薯率高、品质优良,易种植,一般平均亩产2000公斤以上,最高可达4000公斤。
以“晋薯16号”为代表的良种种薯普及推广,能让老百姓从土豆上算出一笔账来。“一亩原种补贴1000元,种一亩一级种补贴200元。”刘林权说,“通过种薯的繁育和推广,老百姓使用种薯,现在岚县老百姓土豆平均产量达3000斤,好的能达到7000—8000斤。过去老百姓一亩最多产一千斤土豆,而且商品率低,每斤只能卖3毛钱,现在平均能达到7毛钱8毛钱,像今年一斤能卖到一元多。”
小小的土豆,大大的梦想。有了好土豆卖不上好价钱怎么办?怎么才能做大土豆文章?近年来岚县全力推进“土豆革命”行动,初步形成了“土豆种—土豆花—土豆—土豆宴”全产业经济链,将种薯作为龙头,土豆宴为牵引,把土豆规范化标准化生产,做成108道美食——土豆宴,让土豆不“土”,名扬天下。岚县土豆到底怎么好,有什么特色?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刘林权不紧不慢给大伙讲了一个小故事。“我们岚县土豆宴一共有108道菜,其中有一道菜叫‘倒拿糕’,有一次太原岚县土豆宴后厨发现土豆用完,赶紧派人外出买了些土豆回来赶制,但是厨师使出浑身解数怎么做都做不出这道菜的劲道。于是,每到一处开分店要专门冷库储存一部分岚县土豆。”大伙听完纷纷点头。
育种基地棚内参观者热闹,棚外也是热闹。
在大棚外,机器轰鸣,挖水道正在紧张施工,“等到年底我们的马铃薯科普展示馆就竣工了,一个屋子就可以看到我们岚县全县的土豆全产业链,从种子到生产到加工全链条。”刘林权高兴地和参观人员挥手告别,“到时候欢迎你们再来!”
土豆“芯片”赋能希望田野。据悉,山西康农薯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主营马铃薯脱毒种薯的繁育、生产和销售,现有大贤、土峪2处研发、科普基地,5处原种、一级种扩繁基地,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备,形成耕、播、施肥、锄草、收贮全程机械化现代农业发展格局,为岚县成为“中国马铃薯(美食)之乡”“山西马铃薯种薯第一县”作出了不菲的贡献。
网站标识码:1411270001 晋ICP备19007275号-1
联系电话:0358—6723175
晋公网安备 14112702000005号